对着废物桶,只要说声“小雷、小雷”,就能立刻“唤醒”它,并依据本身的需求,做好废物分类。这样一款智能语音废物桶,是由三年级的雷慕宸、六年级的雷雨宸两兄弟一起完成的,雷氏兄弟都来自迎泽区双西小学。现在,这款智能语音废物桶正在申报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。
在双西小学的学生科技著作展台,这项小发明因其一起的外观和别致的功用招引了人们的留意。著作整体用废旧纸壳规划,在写有“资源分分类、资源不糟蹋”标语的纸板上,四个带盖子的小小废物桶立成一排,每个废物桶正面都手绘了色彩亮堂的图画,经过色彩能够区别废物品种,绿色的是厨余废物,蓝色的是可回收废物,赤色的是有害废物,黑色的是其他废物。每一项分类还写有细分项目,比方有害废物包含电池、化妆品、打火机等。
开机通电后,雷慕宸进行了著作演示。只见他面向废物桶说:“小雷、小雷”,废物桶立刻回复“我在”,紧接着,雷雨宸宣布指令:“塑料瓶。”这时,可回收废物桶的顶盖悄悄主动翻开,等候放入废物,随后又悄悄合上。
雷雨宸说,在校园的科学课上,他和弟弟学习了不少关于编程、电学、机械等方面的常识,平常在家就喜爱和弟弟着手,一同制造一些小发明,爸爸和妈妈也十分鼓舞他们的做法,活跃尽力协作。这款声控的废物桶便是他们在玩中逐步齐备制造而成的。依据兄弟俩的姓氏,他们还为它取名为“小雷”。
此外,兄弟俩还展现了其他的小发明、小制造,比方液压机械臂、立体小菜园等。这些均是用废旧资料制造而成,幻想斗胆,构思无限。
迎泽区双西小学全力打造“才智教育”办学特征,着力在教育“双减”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。为了继续推动迎泽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作业,双西小学遵循“一站三单五自主”的迎泽区科学教育战略,选用“一核三线三交融”本校方法推动科学教育作业稳步前行。“一核”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,即进步学生的科学素养、培育科学思维和实践才能;“三线”是科学教育的三条首要途径:讲堂主阵地、馆校协作、家校社共育;“三交融”是指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融,即跨学科交融;科学教育与科技研学的交融;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。该校科学教研团队深耕讲堂教育,开展馆校结合教育,教研、科研一体化的立异教育形式,进步了教科研的实效性。校园还经过讲堂变革,点着学生科技发明的火花,并兴办各类科技社团13个,满意了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,包含科学阅览社团、科普常识讲座社团等科普类社团,以及小小发明家社团、小小工程师社团、3D构思建立社团等科学技术立异类社团。在课程内容建造方面,该校与博物馆、科技馆、植物园等多家公共组织协作,一起建造根据校馆协作的项目式课程。